聚焦内涵提升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
|
|||||
聚焦内涵提升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北岸,拥有常住人口110.7万人,最新列全国经济百强县第16位。2013年,海宁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全市在强力保障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聚焦内涵提升,谋实质量提升规划,抓实校长队伍建设,夯实学校特色培育,落实教育改革创新,走出海宁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之路。 一、谋实提质规划,奠定全新格局 质量提升是实现学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全市在咬定资源配置不松的前提下将发展重心落至教育质量提升,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奠定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全新格局。一是全域谋划内涵提升行动。根据《海宁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打造“潮城优学”教育品牌,系统谋划实施名师优教攀登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育改革攻坚工程等行动,明确责任分工,配套出台系列文件,压实推进品牌建设。二是全面攻坚质量瓶颈突破。推动学校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将教育质量瓶颈突破作为必备的重要目标,召集专家团队集中论证,深度研制实施方案,并将其达成情况纳入学校和校长考核评价的重点指标,促使学校发展提质量、上水平。三是建立内涵建设工作清单。指导学校围绕自身发展规划梳理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内涵建设工作要点,实行清单式管理,便于逐一对照,查漏补缺,优化提升。 二、抓实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效 校长是引领学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灵魂人物。秉持“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理念,搭建成长交流平台,促使中小学书记、校长引领力升格,奠定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深化名校长培育。设立海教振兴干部学院和5个名校长工作室,全面提升校级领导的专业能力。每年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做好后备干部的储蓄和培养。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省级试点,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书记、校长的治校活力。二是深化合作交流。广泛链接沪杭优质资源,与沪杭优质学校100%结对,与杭城名校共建9对“校长发展共同体”,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不断革新书记、校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实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三是深化合作办学。与浙师大、杭师大合作办学,成立浙师大附属聆涛初中、杭师大附属许村中学等5所附属学校,通过“高校助推”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精准提升书记、校长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效能。 三、夯实特色培育,打造品质校园 特色发展是推动学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按照“特色项目—特色学校—品质学校”建设思路,构建“一校一特”特色学校矩阵,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定位。一是培育特色项目。从发展学校特色项目起步,指导各校根据历史沿袭、生情、校情做大传统优势项目,精心打造学校特色项目,培育了一批乒乓球、冰雪运动、硖石灯彩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项目。二是创建特色学校。以特色项目为引领,“撬动”整个学校成为特色学校。十年来,全市共建设11批36所特色学校,涵盖体育、美育、文化教育、创新教育等多领域。三是打造品质校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品质校园”文化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建设特色文化空间、培育学校特色课程。根据规划逐步实现品质校园达标校全覆盖,培育一批名人文化示范校、体育艺术示范校、科技教育和劳动教育示范校,推动区域教育特色发展走深走实。 四、落实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 改革创新是保障学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全市以推办学模式、课程教学与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不断激发学校内涵发展的巨大活力。一是深化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推动实现全市义务教育段教共体(集团化)办学全覆盖,通过“名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城区带农村”“区域组团发展”等多种办学模式,组建9个融合型教共体,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设立25个共建型教共体,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全市教共体发展指数居全省前列。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出台《海宁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行动方案》,以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建设为牵引,实施课程创新引领行动、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学生素养提升行动、教学评价改进行动、教师专业支撑行动、数字赋能提升行动六大行动,推动全市教育改革纵深发展。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基于“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六统一”原则,建立增量评估体系,推动学校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优化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机制,小学阶段聚焦新课标、新教材,凸显分项等级评价,以生为本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阶段借助数字化手段搭建数据分析平台,围绕区域、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开展全方位精准评价,形成具有海宁辨识度的综合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海宁市借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为契机,致力内涵建设,努力谋发展、抓队伍、显特色、强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学校特色培育成果显著。培育品质校园示范校20所以上,五年内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30所,领先周边其他县区。二是办学影响力逐渐扩大。1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4所学校入选嘉兴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先行校。海宁市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三是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提档升级。海宁市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位列A档,社会满意度逐年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