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个性化学习,数“智”附中再上新台阶!——北师大嘉兴附中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
作者:嘉兴市教育局 信息来源:嘉兴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5-04-25 08:41

“这里为什么不需要考虑周期变化?”“我的续写可以从哪方面改进……”在北师大嘉兴附中的AI自习室里,学生们正在借助学校自主答疑平台,接入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思考。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适时引导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起立体多元的自主学习生态。近年来,附中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造,在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项目建设中成绩斐然。


智能问答中枢:解锁自主学习新动能

自习教室、校园开放空间内,学校精心配置的平板电脑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智能伙伴”。依托自主搭建的答疑平台,在原有“搜答案看解析”功能基础上,深度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后,学生在平板助学过程中,解题思路得到可视化呈现,有力推动“元认知”能力提升,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以往“排队问老师”的低效模式,到如今“秒级响应”的智能服务,自主答疑平台让“大兴自主学习之风”吹遍校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力引擎。



与此同时,之江汇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每日作业通过扫描批改,班级及学生答题正误率数据实时呈现,让教学评价更加精准高效。


AIGC虚拟实验:构建实验教学新场景

理化生虚拟实验室将传统实验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针对抽象的、有危险性和破坏性,以及受时空限制无法观察和控制的实验,采用数字化的手段,清晰地呈现了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工具集赋能教师快速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资源,提升教学多样性,助力教师设计个性化实验方案。理化生虚拟实验室已累计使用超1000人次。虚拟实验来源于师生,回归于教学,与考点紧密结合,实现精准教学,切实推动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育信息数字化。



会说话的班牌:开拓德育养成新阵地

电子班牌作为学校信息发布的“智慧中枢”,实时高效传递通知、考试安排、活动资讯等各类信息,天气预报、寻物启事也能快速抵达师生视野。它不仅是校园文化宣传的亮丽窗口,通过图文并茂地展示校史、校训,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推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警示教育,还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助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明晰未来发展方向。



钉钉智脑领航:绘就数字管理新蓝图

学校以“钉钉”为核心,构建起功能完备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应用上钉、一网通办”,完成30+场景的云端重塑。教务管理平台以“一站式报备、登记、查询”为核心,日常教学动态实时呈现;“值班登记巡检”让学生晚自习点名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后台数据实时汇总核验,管理精准度大幅提升;“学生请假审批”打通线上申请、教师审批、门禁放行的全链条;“文印申请”助力科学调控教师作业量;“公文流转”“教师获奖”“食堂进菜检查”等一系列应用,全方位推动学校高效运转。钉钉多维表、宜搭、在线表等功能,持续为学校数字化管理水平提升赋能。


数字孪生校园:开启智慧决策新维度

云端校园的建立,成为守护校园安全、见证学生成长的“智慧卫士”。校园内摄像头全方位覆盖,借助视频行为分析系统,实现全程监控、实时预警、智能巡检,提前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置,为校园安全筑牢屏障。“学生智能数字画像”则细致记录学生在校生活的点滴,全过程跟踪成长动态、多维度剖析发展趋势、全方位呈现学生特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准服务。


当AI算力深度融入教育内核,北师大嘉兴附中正以数字基因为传统校园植入“智慧芯”。这场悄然发生的教育变革,不仅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更从底层逻辑上重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让技术以温暖姿态融入课堂,让数据精准护航学生成长,实现“数智化”与“人性化”的完美交响,奏响新时代教育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