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实验小学 | ||||
|
||||
一、校长寄语 迈入新时代,教育呼唤新思路、新实践、新作为。作为一所在区域内肩负着示范、引领之重任的百年老校更是责无旁贷。新的一年,百年嘉实将秉持“公平而有质量”的人本主义大教育观,以新儿童教育理念为引领,立德树人,循道育人,为每位嘉实孩子播种德善种子,以独特的“实验文化”润泽每一朵生命之花,成就每一个最好的自己。 ——张晓萍 二、基本情况 嘉兴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9月,其前身为王琬青女士创办的“道前街女子小学堂”,后为“嘉兴县立第三小学”、“嘉兴县集贤小学”、“嘉秀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等,建国后更名为“嘉兴建设中心小学”,1987年被命名为嘉兴市实验小学。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和科技城校区三个校区,共96个教学班,4227名学生,233名教职工。 学校百年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学生3万余人,校友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洲,他们中很多人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国际著名气象学家、中国资深院士陶诗言、中国第一枚世界田径比赛金牌获得者姜玉民、“风云一号”副总设计师沈琮、著名旅美华人科学家许田博士、著名旅澳画家沈嘉蔚、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高颂烈等等。 三、办学成效 学校秉承在百年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实验精神,以“向善至嘉 求新润实”核心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基于新儿童教育理念的“1+1+X”课程体系,以培养嘉实快乐玩童、博雅学童、美丽善童、智慧创童、特色嘉童。形成了以“和谐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相继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体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浙江省中小学STEAM教育种子学校、浙江省首批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首批千校结好特色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百年新貌 学校多年来着力探索“多校区一体化”办学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业务、人事财务、评估考核等诸多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推动三校区均衡发展。但同时学校也倡导三校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逐步积淀形成校区各自的办学特色。目前西校区作为百年嘉实的孵化器,致力向新校区输出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东校区作为百年嘉实的创新高地,率先在智慧E校园建设、数字化学习、乐高课程、STEM创新课程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形成诸多在省市颇具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探索经验。科技城校区通过儿童博物馆、儿童书香园、儿童体验城、儿童运动场、儿童美德村的建设,致力打造嘉实新儿童成长乐园,以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 深化课改 学校以“向善至嘉 求新润实”核心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基于新儿童教育理念的“1+1+X”课程体系,以培养嘉实快乐玩童、博雅学童、美丽善童、智慧创童、特色嘉童。其中第一个必修课程“1”为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学科课程。学校对学科课程进行统筹、统整,形成五大领域,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并融合、拓展学科校本课程,使国家基础学科课程更丰富、更充满活力。第二个必修课程“1”为主题实践课程。学校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开发,形成主题实践课程,通过项目式、研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X”选修课程则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拓展课程。 “1+1+X”不是简单三种类型课程的加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学校的乐高“STEM”课程体系、“新儿童、新希望”儿童成长课程均已完整的推进实施。 未来展望 为了将学校建设成能够为更多孩子提供“自适应”个性化学习的校园,学校充分利用E时代信息及通信技术,建设智慧E校园。在建设好“软件硬件基础环境”基础上,重点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五大智慧E系统”,以实现 “两大智慧E校园顶层应用”。通过智慧E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多层次、全方位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数字环境下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能力;提高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实现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上的全面智慧应用;通过智慧E校园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并能产生出具有学校鲜明特色,为面向未来的教育不断努力!
|